返回

我有基因片段在身,修仙是起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一零章 世俗帝国的建38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的出身贫寒,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崭露头角;有的则是将门之后,继承了家族的荣耀与使命,在战场上奋勇厮杀。他们怀揣着对新国的热爱与忠诚,汇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,时刻准备着为新国的未来而战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在遥远的王家镇,王儒帅的小儿子正经历着成长的蜕变。自幼在学堂接受启蒙教育的他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当他踏入县学的那一刻,就如同一只振翅高飞的雏鹰,开始在知识的天空中尽情翱翔。

    他本就好学不倦,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,再加上从小习武练就的强健体魄,让他在县学中迅速崭露头角。在王家镇学堂时,他便积极与之前建立的帮派融为一体,秉持着以健身为主的理念,不论出身、不分阶层,大家一同在汗水与欢笑中成长。

    而地主家的胖儿子,也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出落得精神抖擞。随着学业的日益繁重,他在县学中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,成功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团体。

    每当王家镇的生员齐聚一堂,那充满活力的健身活动便会准时开始。一天三次,风雨无阻,场面热闹非凡。他们的活动有着严格的纪律,整齐有序,隐隐有了几分军事组织的模样。王三公子在其中如鱼得水,他的热情与活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    王新之前总结的珍贵资料,如同一份份宝藏,被源源不断地传递下来。这些资料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,为王家镇的生员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再加上县学中传阅的邸报手抄本,让他们得以了解到天下局势的风云变幻。

    在知识的滋养下,这群生员们茁壮成长,心中怀揣着远大的抱负。他们以王新为榜样,向着案首的目标奋勇前进。每一次挑灯夜读,每一次激烈的学术讨论,都是他们为梦想付出的努力。

    新朝初立,万象更新,整个天下仿佛被注入了一股蓬勃的生机,而这股活力,在王家镇的学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学堂里的弟子们,个个都像是被点燃的火把,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,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激情所填满。

    新朝的诞生,对他们而言,是一场命运的变革,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开端。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激昂的号角,在他们心中激起千层浪。他们围聚在一起,热烈地讨论着新朝带来的种种机遇,话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。

    “这可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好时机!”一个年轻的学子满脸通红,激动地挥舞着手臂,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,“新朝刚刚建立,百废待兴,正需要我们这些有学识、有抱负的人去添砖加瓦!”

    “没错!”另一个学子用力点头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“我们在学堂苦读多年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学以致用。如今,新朝给了我们这个舞台,我们定不能辜负!”

    让他们如此兴奋的,不仅仅是新朝带来的机遇,有学堂中走出了一位新朝皇家子弟的这一荣耀,重要的是被救的夫子们,很多被新朝任命为国子监夫子,也就是说之后的国子监中将有他们的师兄和师弟们,这代表着最高学府中,平民的数量将多起来,也更加常见,激动不已。

    王新这位皇家子弟,就像一颗闪耀的星辰,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,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。在他们心中,这意味着学堂与新朝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,他们也因此与新朝的命运紧紧相连。

    “想想看,我们和皇家子弟出自同一学堂,这是何等的荣耀!”一个平日里较为腼腆的学子,此刻也难掩心中的激动,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,“我们定要努力,不丢学堂的颜面,也要让世人看到我们的实力!”

    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官场中意气风发的模样,想象着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努力,为新国制定合理的政策,推动社会的发展,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。他们渴望在官场中一展抱负,实现学堂夫子们多年来教导的美好社会愿景——一个公平、正义、繁荣的国度。

    为了在即将到来的乡试中大放异彩,他们比以往更加刻苦努力。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学堂,他们便已坐在书桌前,诵读经典,汲取知识的养分;夜晚,月色如水,万籁俱寂,学堂的教室里依然灯火通明,他们或是奋笔疾书,或是热烈讨论,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的盲点。

    他们相互鼓励,相互竞争,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。每一次的课堂讨论,都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;每一次的作业批改,都成为了他们进步的阶梯。他们深知,自己肩负着为王家镇争光的重任,更承载着为新国文化繁荣贡献力量的使命。

    在他们心中,新朝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起点,而他们,将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创造者。他们坚信,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,定能在乡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,开启自己辉煌的人生篇章,为新国的繁荣昌盛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诗篇。

    王新与世家之间的约定,更是给这场风云变幻的局势添了一把火。按照约定,大军向外扩张,谁立下的功劳多,谁就能拥有十年的免税利益。这对于世家来说,无疑是巨大的诱惑。

    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

第一一零章 世俗帝国的建38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